年羹尧私藏的赵孟頫真迹,笔笔飘逸结构俊美,精美到窒息!
发布日期:2025-03-07 18:12 点击次数:140
赵孟頫在绘画上被称为“元人冠冕”,他是难得的全才,他在书法上的成就也是异于常人,他的行楷天下第一最为出名,但是他并非字擅常于行楷这一字体,他五体皆能样样精通,随便拿出一个都能在当时的书圈都是数一数二的。
图片
赵孟頫一生所创作的行书最多,他一改宋朝的“尚意”书风,提倡“尚古”之气,他后来的笔风直追“二王”。这是他在47岁时所完成的行书巨作《雪赋》,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,此作是他一生中多次书写中最佳之作,全卷 22.5 厘米、横 192.9 厘米,共 73 行、600 余字,字径约 2 厘米为纸本墨迹之作。图片
《雪赋》原作出自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之手,采用汉赋中主客问答的形式,借雪之景,抒发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虽创作缘由无确切史料记载,但能感受到赵孟頫是被《雪赋》的文学魅力深深触动,才以笔墨诠释经典。这一版本《雪赋》完成后,被赵孟頫的好友视若珍宝,当作 “传家宝” 珍藏。可惜元末乱世,它流落民间,先后辗转于项元汴、梁清标,最后年羹尧私藏于年府之中,年羹尧还在卷上留下跋文,表达对这件作品的珍视。图片
直到后来年羹尧被抄家,《雪赋》才进入了清内府之中收藏,获得乾隆嘉庆和道光三代帝王的喜爱,最终是成为了皇家收藏中的珍品。之后清王朝覆灭之后流出宫廷之外,最终它被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,得以完整保存,让后世之人有机会领略其风采。图片
从书法特点来看,《雪赋》在用笔、结构和章法上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。在用笔上,赵孟頫尽显大家风范。起笔轻盈灵动,多顺锋入纸,在空中取势,恰似雪花悠然飘落;行笔稳健,衄挫、调锋精准到位,中锋侧锋交替运用,笔画骨肉停匀,刚柔并济。转折处方圆结合,有时藏锋不露,尽显圆润柔和;有时方折有力,凸显刚健风骨。笔画转换流畅自然,提按节奏分明,将用笔的细腻与精妙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图片
结构上,《雪赋》受王羲之影响显著。中宫紧密,四周笔画舒展,以内擫笔法为主,字体呈现纵长连绵之势。字的形态在中正平和中带有灵动的欹侧变化,通过巧妙运用夸张、简化、连笔等技巧,每个字都独具韵味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原作上的水渍意外地增添了墨色的层次感和章法的动态感,让二维的纸面呈现出立体的视觉效果,可谓神来之笔。其笔法、结构、章法皆达上乘水准,美感与经典之作《兰亭序》相比也毫不逊色。从文化传承角度,它将文学经典与书法艺术完美融合,体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、人生的思考,反映当时的精神风貌与文化追求,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